平顶山市乐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平顶山市乐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平顶山市乐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社工知识 > 【个案工作】自我效能理论社工知识

【个案工作】自我效能理论

更新时间: 2017-05-16 18:57:42  查看次数: 341    

1.自我效能现象的概念表述

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和传统心理学的能力理论不同,社会学习理论的自我效能理论并不试图描述主体自我的某一稳定不变的属性(Evans,1989),而要从个体心身机能的发挥这一动力学角度来探讨主体自我在其中的作用。所以,它的自我效能概念所把握的,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self-referent thought)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Bandura,1994),因而构成自我的一个现象学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有关自我效能的心理学研究中,更具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概念表述方式,是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信念(self-efficacy belief)或自我效能期待(self-efficacy expectancy)等。

2.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

从其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决不只是个体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未来状态的一种事先预估,而与这一活动的实际执行过程及执行后的实际状态没有因果的关系。事实上,它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proximal determinant)。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的。

2.1选择过程

从三元交互决定论看,“人同时是环境的产物和营造者”(Bandura,1989a,3)。人作为环境的营造者,除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也部分地决定于人对环境的选择。一般而言,当面临不同的环境时,个体选择自认为能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一旦个体选定某种环境,这种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到他的行为技能和人格发展。另一方面,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来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由于不同活动包含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他选择哪种活动就决定于他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个体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对象及其对个体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他在其中获得的体验在性质和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作为人类普遍经验的种种形式,都有转化成个体直接经验的潜在性。所以,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当面临新的任务时,是把它当作挑战加以迎接还是当作困难加以回避的生活态度,而且也通过影响个体对不同活动方式的选择而决定其人性潜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开发,又在哪些方面被忽视而得不到实现,正如班杜拉指出的那样,“任何影响到选择行为的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定向作用”(Bandura,1994,75)。

2.2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成就产生的影响或可是自我促进的,或可是自我阻碍的,依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首先,目标设定是人类行为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之一,但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自我行为的目标,则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目标的挑战性不仅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而且也决定个体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从而决定其活动的实际成就。其次,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或动作流程的心象实现(imaginal realization)的内容和性质:个体若坚信自己的活动效能,则会倾向于想象成功的活动场面并体验与活动有关的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从而有助于支持并改善活动的物理执行过程;否则,他更多想象到的是活动的失败场面,担心自己能力的不足,并将心理资源主要地投注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从而对活动的实际成就产生消极影响。第三,在归因活动中,效能感强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促使个体提高动机水平,发展行为技能,从而有利于活动的成功。第四,个体对行为结果形成内控或外控的不同期待,部分地决定于其效能感的高低,并通过改变自我动机的水平而影响活动实际执行的动力心理过程。

2.3动机过程

如上所述,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通常都伴有动机的因素或过程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当面临困难、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富有挑战性或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而言,这种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从其社会属性来看,个体活动的成就依赖于社会的标定或认可: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社会在特定时期对各项人性活动领域都形成了相应的成就判定的贯常标准。任何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其本性决定了它与社会的流俗或思维定势相对立,因而在被社会认可、接纳、甚至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的初期,必然遭遇种种社会压力的阻碍而使创造主体经受失败的挫折。在人类自我创造的历史过程中,无论是在社会变革运动、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等各领域,先驱者们无不以坚强的毅力屡经暂时失败的挫折,否则他们也就不构成历史的先驱者。处于这种暂时失败的挫折环境中从事创造活动,其创造的动力正来源于他们强烈的自我效能感(Bandura,1989b)。所以,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同时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2.4心身反应过程

在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应对效能感强的人,不会在应对环境事件之前忧虑不安。而怀疑自己处理、控制环境的潜在威胁的人则担心环境充满了危险,因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并以各种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御行为被动地应对环境。这些行为方式既限制了个体人格的发展;又防碍了其主体性在活动中的功能发挥。事实上,威胁性并不是环境事件的固有的属性,而是建立在个体应对效能感和环境的潜在危险之间的一种关系属性,既决定于环境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于个体应对环境事件的自我效能感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应对过程的性质(Bandura,1989b)。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通过心身反应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在当代心理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即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意义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通过影响体内生化过程而介入到应激源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班杜拉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生化检测表明,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唤起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儿茶酚氨的分泌水平和内源性鸦片肽的释放水平。这些生化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均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过程。当面临同样的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不表现出这些物质分泌水平的提高,因而保证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但自我效能感不足则引起了这些物质生化水平的明显提高,从而打破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并破坏其免疫功能(Bandura,1992a)。所以,保持乐观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保证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在预防医学上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5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不是凭空作出的,而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及其结果,向个体显现着大量不同性质的信息。其中,与个体互动效验有关的信息称自我效能信息,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活动及其结果对主体所具有的信息价值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自我效能信息而言,其呈现的不同方式构成了个体形成自我效能感的不同途径。第一,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成就水平的感知。它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并构成个体对在其它信息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加以检验的手段,因为它以确证的方式显现了个体驾御环境事件的能力。第二,替代经验,即对能力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似的他人的活动及其成就水平的观察。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第三,言语劝导,即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现实化的言语劝导因能够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而使之易于成功,从而使他在这种信息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实现;但不切实际的言语劝导很难在活动中得到实现,从而不仅使劝导者失去威信,还会反过来挫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第四,情绪反应,即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焦虑不安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

相对于活动主体而言,不同形式的自我效能信息,作为活动及其结果对个体活动效能的反映不是自明的,而依赖于主体的注意、把握和评估。因此,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还需要个体对自我效能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参与。班杜拉认为,效能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一是决定个体对何种类型的效能信息加以选择性注意并构成其效能自我判断的基础;二是决定个体对不同渠道的效能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使之整合为统一的自我效能感的组织原则(Bafldura,1992b)。

活动的成就水平决定于多种因素,其中除主体能力外,还包括任务的难度、个体的努力程度、外援的多寡、作为活动背景的环境条件等非能力因素。认知加工过程不仅帮助个体对影响到活动成就水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对影响力大小的分辨,而且也有助于个体知觉到活动的成就水平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时空模式的变化,从而形成更加真实的自我效能判断。但在这些分辨和知觉的过程中,另有一个主体因素却不利于保证自我效能判断的真实性,即个体对活动的自我监控偏好:有些人倾向于注意并记忙自己在活动表现中的消极方面,从而降低效能自我判断的水平;有些人倾向于注意自己活动的成功方面而忽视其失败方面,从而使效能自我判断朝向夸大的方向发展。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班杜拉以个体社会化过程为线索作了全面的考察(Bandura,1986)。他指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所面临的基本生活任务及其活动的形式和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效能感在信息来源、性质、结构、领域等维度上的不同。总体而言,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是此前各发展阶段的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影响到他在当前各项活动中的功能发展,并接受其生活实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发展特征。在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研究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班杜拉关于因果效能感(causal efficacy)最初如何在个体身上产生的论述。虽然新生婴儿由于身体不成熟的限制而缺乏各种行为技能,但他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拥有广泛的人类潜能。随着营养的不断摄取,婴儿体内发生着连续的生理成熟过程,其重要结果之一是体能的获得,它为新生儿进行各种偶然的无意动作如伸手、抓握、踢腿、叫喊等提供了力量的基础。这些动作一旦介入对象世界,便构成对象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原因,如推移物体、踢动摇篮、引起成人的照顾反应等。在反复体验无意动作与它所引起的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婴儿逐步意识到动作与对象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认识,正是婴儿自我效能感的最初萌芽。

因果效能感的产生不仅需要自我观察,而且还需要一个新的认知,即把自己的动作看成是自我存在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婴儿自我与对象世界及他人存在的分化过程。自我与对象的分化产生于经验的差别性,如当婴儿自己做出某种动作时,会引起疼痛等主观感受,但当他看到别人做出类似动作时,却不会引起他的这种感受。这种主观感受的差别性,正是婴儿对自我动作与他人动作加以分别、并由此产生自我与对象的分化的人性基础。


close

tel

  • 15938732287